西峽銀樹溝生態旅游區位于西峽縣東北部二郎坪鄉境內栗坪村,距縣城63公里,距二郎坪街19公里,處在311國道和豫51省道交匯處的東北部。 銀樹溝生態旅游區具有兩大旅游園林、三大旅游景區、四條旅游峽谷、五座旅游奇峰,游客賞景面積多達80平方公里,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資源和稀有的旅游元素當屬華夏山水奇觀、綠色王國、天然氧吧、“活化石”標本!吧剿惑w、林園一體、古今一體、人文一體、典雅一體”的人文及自然特質,實屬中原罕見—— 水:數十公里幽邃狹谷,古木森森,清流奔涌——河中潭、崖壁瀑、林中溪、疊巖泉、瀑流交融,湖瀑相連,蔚為壯觀,水上蹦極及其它娛樂項目其樂無窮,千余米的水上滑道驚險刺激,十六公里的森林休閑漂流激情飛揚! 林:原始森林區內層巒疊嶂,林海莽莽,古樹參天,綠波蕩漾;更兼千年銀杏樹群、宛藥集團全國首家GAP認證山茱萸藥材基地……實為西峽乃至伏牛山一道亮麗風景! 花:景區內數萬畝杜鵑山、烏桑谷,數量大,密度高,品種優,色彩艷……春季滿谷金黃的山茱萸花與姹紫嫣紅的各種山花競相開放,香溢峽谷…… 石:奇石聳立,山巖巍峨,既有黃山秀姿,又彰顯華山神韻! 園:生態景觀園、千年銀杏園、仲景百草園,交相輝映,神秘無限,魅力無限! 除自然風光魅力外,景區更具深刻的人文內涵:歷史文化悠久,遺址多多,故事碩碩,黃龍廟、閻王廟、下庵尼姑庵、上庵尼姑庵、護寶神、藏銀洞等,令游客嘆為觀止,浮想遐邇…… 景區人性化設計別具一格,古老建筑獨具匠心,水陸環線步隨景移,水陸并舉美不勝收,水上娛樂刺激亢奮,高峽平湖碧波粼粼,百舸競游忘情山水;生態園林大氣渾宏,徜徉其中,心曠神怡,撫今溯古,忘卻時空——

·銀樹溝優越的自然資源、社會環境背景
西峽歷史悠久,境內分布有多處距今約5000—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西周初年,今縣西為若國地,中部名白羽,春秋后期改為析,為楚邑。秦漢置析縣,西魏置中鄉縣,隋改中多為內鄉。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在今西峽境設內鄉、菊潭二縣。由秦迄金,縣治皆在西峽縣城。元初,縣沿遷于渚陽鎮(今內鄉縣城)原縣城改名為峽口鎮,明、清沿襲舊制。民國于西峽境內設區(鎮)鄉,仍為內鄉縣屬。1949年12月,西峽重新建縣。 西峽現為南陽市轄區,全縣總人口43萬人,縣城建城區面積約10平方公里,人口約九萬。 西峽縣是河南省第二大區域縣,第一林業大縣,全國綠化先進縣,全國科技先進縣,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縣,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范點,全國依法治縣百強縣,中國生態旅游大縣。全國唯一的“中國名特優經濟林——獼猴桃之鄉”;全國唯一的“中國名優經濟林——山茱萸之鄉”;全國最大的中成藥濃縮丸生產基地;全國知名汽車配件鑄造生產基地和冶金輔助材料生產基地。 宛藥集團、西保集團、西排集團、龍城集團、通宇集團等一批國有、集體、個體企業已成為西峽縣域經濟支柱。 西峽交通便利,312、311、209三條國道豫48、豫51兩條省道,寧西鐵路、寧西高速公路穿越境內,是溝通我國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通道。
·西峽銀樹溝生態旅游區交通區位優勢
銀樹溝景區位于生態旅游區位于西峽縣東北部二郎坪鄉境內的粟坪村,距縣城63公里,距鄉政府所在地二郎坪街19公里,處在311國道和豫51省道交匯處的東北部。生態旅游區始于黃龍廟村與二郎坪交界處,終至栗坪村北峪景區和上庵景區,旅游水陸環線總長約30公里,游客可直達景點面積約20平方公里,可觀賞面積約100平方公里。 銀樹溝景區處在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西峽各景點的核心區,北有老界嶺以及欒川縣風景區,東與內鄉寶天曼接壤,西有耍荷關、老君洞景區,南有五道幢、龍漂溝、地下河、鸛河漂流、恐龍園等景點,可以地理位置優越,區位交通優越明顯。
·西峽銀樹溝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
早在3000年前二郎坪即有人類居住,在漢代二郎坪是內鄉縣北山小鎮,幾經變革,現在的管轄范圍是1969年“撤區并社”后確定的,1983年“社改鄉”沿用至今。二郎坪自古為伏牛山南北主要通道,屬于戰略要地,亦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這里流傳著許多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和典故。有二郎擔山追太陽,刀棱山、石門探寶,看寶石、尿泡石等許多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如王莽攆劉秀,馬武寨傳奇,豫西牽牛,上庵送子,下庵賜福,黃龍廟龍王降雨,看寶石守財,狀元峰研墨,閻王殿超生等。諺語、詩歌、歇后語豐富且具濃郁地方特色,雅俗共賞。民間文化有彩燈、花燈,有鑼鼓鐃镲組成的打擊樂器,民間舞蹈(俗稱玩古蝕)有獅子、高蹺、彩車、彩船、竹馬等,曲藝包括大調曲、高臺曲、花鼓調。因社會環境的變化,民間文化日漸式微。宗教以佛教、道教和基督教為主,教徒人數規模不大,民俗崇尚尊老愛幼,熱情好客,以禮待人,民風淳補。
海角天涯處處家,五湖四海任我行!南陽任我行旅行社是您旅游的最佳選擇!任我行旅游祝您開心快樂每一天!
旅游咨詢熱線:0377-66079078 66078655 67019898 67019899 |